白榴花叠鉴叔韵(癸酉(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三十岁))

江南花事记诗章(谓云间写后白榴。),此地相逢喜欲狂。
香逊梅枝传驿使(花由义乌驿使折来。),清芬桃观续刘郎(指咏榴花。)。
裙拖缟练羞红紫,玉压钗鬟冒雪霜。
待到水晶如实结,风光犹未老萧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南偶遇白榴花的欣喜之情,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花的独特魅力。

首联"江南花事记诗章,此地相逢喜欲狂"直接点明主题:作者曾在诗里写过江南的花(指之前咏白榴的诗),如今意外重逢,高兴得快要发狂。这种直白的喜悦让读者立刻感受到作者对白榴花的深厚感情。

颔联用两个典故写花的来历和品格:上句"香逊梅枝传驿使"说这花虽不如梅花香艳,却是驿站使者专程从义乌送来,暗示其珍贵;下句"清芬桃观续刘郎"把白榴比作刘禹锡诗中高洁的桃花,突出其清新脱俗。

颈联用女子形象来比喻白榴:"裙拖缟练羞红紫"写白榴如着素裙的少女,在姹紫嫣红中显得清雅羞涩;"玉压钗鬟冒雪霜"则形容花朵像玉簪般晶莹,仿佛顶着霜雪依然挺立。这两个比喻既写出花色洁白,又赋予其坚贞品格。

尾联"待到水晶如实结,风光犹未老萧娘"是神来之笔:想象白榴结果时晶莹如水晶,而赏花的佳人(萧娘)风韵犹存。这里把花的生命周期与人的青春联系在一起,暗示美好事物虽会变迁,但魅力长存。

全诗妙在: 1. 用"驿使折花"的细节让画面活起来 2. 通过"素裙少女""玉簪霜雪"等比喻,把静态的花写得灵动可感 3. 结尾将花结果与人不老并提,留下余韵 4. 通篇洋溢着发现美的惊喜,却不流于俗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