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白莲塘作

老树萧疏咽暮蝉,西郊无复旧人烟。
风清月晓横塘路,秋梦依稀堕白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黄昏的萧瑟景象,通过几个简单的画面传递出深深的物是人非之感。

开头"老树萧疏咽暮蝉"用老树、稀疏的枝叶和傍晚的蝉鸣,勾勒出一幅秋日衰败的画面。特别是"咽"字用得巧妙,既形容蝉鸣声的断续,又暗示了某种哽咽的情绪。

第二句"西郊无复旧人烟"直接点明主题:曾经热闹的西郊如今已无人烟。这种今昔对比让人自然联想到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后两句笔锋一转,描绘了一个清冷的月夜场景。"风清月晓横塘路"中,清风、明月、横塘构成一幅静谧的画面,而"秋梦依稀堕白莲"则用梦境般的白莲意象,给全诗增添了一丝朦胧的美感。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几个看似平常的秋日景象——老树、暮蝉、荒郊、清风、明月、白莲,就巧妙地传达出了时光流逝、往事如烟的怅惘。特别是最后"秋梦依稀"的描写,让整首诗在萧瑟中又带着一丝梦幻色彩,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

这种用简单景物表达复杂情感的手法,正是中国传统诗歌的魅力所在。诗人没有直说"我很伤感",但我们却能从他描绘的画面中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哀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