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船先寄普照老夷白

柁楼澹沲冬日斜,半世三钟并五车。处处谈禅作居士,年年行脚见僧伽。

偶然摩腹船鸣鼓,聊复捐书雁聚沙。先遣毛锥交说似,即今镜里有霜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泛舟的场景,同时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学问和修行的感悟。

开头两句写景叙事:冬日的阳光斜照在船尾的舵楼上,诗人半辈子都在与书籍(三钟五车代指大量藏书)为伴。这里用"澹沲"形容阳光柔和,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氛围。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自述:虽然常与人谈论禅理像个居士,每年也像行脚僧一样四处游历,但这些都是表面功夫。有时候摸摸肚子(摩腹)听船桨击水如鼓声,暂时放下书本(捐书),看大雁在沙洲聚集,这些简单的生活片段反而更真实。

最后两句点题:先让毛笔(毛锥)替我传达这些感悟吧,如今照镜子已见白发(霜华)了。这里透露出岁月流逝的感慨,也暗示通过写作来记录人生体悟。

全诗用日常景物和动作,表达了三个层次:
1. 对学问人生的反思(藏书虽多未必真懂)
2. 对修行方式的思考(谈禅行脚不如自然体悟)
3. 对时光易逝的感怀(借白发感叹人生)

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就像用冬日暖阳、船桨水声这些身边事物,道出了"真正的智慧在生活点滴中"这个道理。最后镜中白发的形象,让这种感悟更显真切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