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云 书水云楼词后
寺楼空日夜,桨声不见,烟水已消沈。一滩黄苇碎,有恨西风,吹影入楼阴。
虚廊响屧,是何人、抱雪行吟。最可怜,身前疏柳,憔悴到如今。
萧森。残星垂幕,隔岸疏磷,对深杯自饮。听夜阑、蝉催梦短,寄语沙禽。
终古一片荒荒月,照客子、慵抚青琴。料明日、霜枫染得秋深。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夜江边的萧瑟景象,充满了孤独与时光流逝的感伤。
上片写景:废弃的寺楼日夜空荡,曾经热闹的桨声消失,江上雾气也已消散。西风卷着碎芦苇吹进楼影里,仿佛带着某种遗憾。空荡的走廊突然响起木屐声,让人好奇是谁在雪中独行吟诗。最让人心疼的是楼前那几棵柳树,如今已经枯萎憔悴。
下片抒情:夜更深了,星星像挂在帷幕上,对岸零星的磷火闪烁,词人独自饮酒。夜深人静时,蝉鸣催促着短暂梦境,只能把心事说给沙洲上的水鸟听。亘古不变的月亮照着漂泊的游子,却连弹琴的心情都没有。想到明天,经霜的枫叶会把秋天染得更深。
全词通过"空楼、碎苇、枯柳、残星"等意象,营造出荒凉寂寥的氛围。词人借景抒情,表达了人生漂泊的孤独、美好事物消逝的惆怅,以及对时光无情的感慨。特别是结尾处"霜枫染秋"的想象,将眼前之景延伸到未来,更添时光流逝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