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晴游妙相庵同周二守卿周大凤笙筱园绍由弟 其一

生公性疏旷,相与坐忘机。
水木通禅意,烟云浸客衣。
清谈听落叶,散步入林霏。
为问随园胜,苍山夕照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晴好时,诗人与朋友在妙相庵游玩的闲适场景。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白描手法传递出超然物外的禅意。

首联"生公性疏旷,相与坐忘机"直接点明主人公(生公)是个性格洒脱的人,大家相处时能放下世俗心机。这里的"忘机"不是真的忘记,而是指暂时抛开烦恼的轻松状态。

中间两联通过四个画面展现庵中景致:流水树木仿佛在诉说禅理(水木通禅意),薄雾轻烟沾湿游人衣衫(烟云浸客衣),踩着落叶清谈(清谈听落叶),漫步走入林间雾霭(散步入林霏)。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空灵静谧的意境,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尾联突然提到"随园"(清代著名园林),用对比手法暗示:比起人工雕琢的名园,眼前苍山映着夕阳的自然景色更胜一筹。这个转折既点出游览地点,又巧妙表达了诗人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

全诗就像一组流动的风景镜头,通过疏朗的笔调,把秋日禅院的清幽、友人相聚的惬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悟,都浓缩在这40个字中。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刻意追求、却自然流露的闲适心境,让人读后也能获得片刻宁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