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年四十二首 其二

学诗未后高常侍,献赋犹先杜拾遗。
摘句搜章终底用,求田问舍悔全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反思,用对比手法表达了遗憾和无奈。

前两句用两位唐代名人作对比:
1. "学诗未后高常侍":高适(高常侍)50岁才开始学诗却成为大诗人,而自己学诗起步虽早却成就不如他。
2. "献赋犹先杜拾遗":杜甫(杜拾遗)献赋求官失败,自己虽然比他更早尝试走这条路,但同样无果。

后两句是深刻自省:
3. "摘句搜章终底用":整天琢磨诗句文章,到头来有什么用?(质疑文学创作的实际价值)
4. "求田问舍悔全迟":等到想置办家业时,才发现已经太晚了。(后悔没有早点务实经营生活)

全诗精髓在于:
通过两位大文豪的对比,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即便模仿成功者的道路,也不一定能获得同样的成功。诗中既有对文学事业的怀疑(觉得写诗没用),也有对现实生活的焦虑(后悔没早点买房置地),非常真实地展现了古代读书人在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心理。

魅力在于:
用大家都知道的唐代大诗人作比,让读者立刻能理解他的处境。最后两句的大白话"有什么用"、"后悔晚了",就像现代人的吐槽,让今天的读者也能会心一笑,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