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

终日怀人倚翠阑,别长愁宽钏金宽。
颦眉钿叶抛鸳甃,弹泪灯花落凤盘。
梅粉有香供夜雨,柳丝无力受春寒。
阶前拾得相思子,自结罗囊绣合欢。

现代解析

这首《春闺》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思念远方爱人的细腻情感,通过日常景物和动作传递出浓浓的相思之苦。

全诗以"倚栏杆"这个动作开篇,女子整天靠着翠绿的栏杆发呆,暗示她已陷入长久的思念。因为离别太久,连手腕上的金镯子都显得宽松了(暗示人消瘦了),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相思使人憔悴。

中间四句用一连串精巧的意象继续渲染:皱眉时发饰掉落在井台,眼泪滴落灯花溅在凤纹盘上。这里用"抛"和"弹"两个动词,把无形的愁绪转化为可见的动作。夜雨中的梅花、无力垂下的柳丝,这些春日景物都染上了她的愁绪,连柳丝都仿佛在替她承受春寒。

最后两句出现转折:她在台阶前捡到一颗"相思子"(可能是红豆),于是亲手缝制绣着合欢花的香囊。这个结尾很妙,从终日愁苦突然转为主动寄托相思,用"自结罗囊"的动作,把无形的思念转化为有形的信物,让全诗在哀愁中透出一丝温柔的希望。

整首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倚栏发呆的特写,到发饰掉落、泪溅灯花的细节,再到雨中梅花、垂柳的全景,最后定格在缝制香囊的手部动作。诗人用这些日常画面,把女子说不尽的相思都具象化地表现出来了。

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