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来临、生机盎然的画面,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首句"布谷催春又一年"用布谷鸟的叫声点明时节——春天到了。布谷鸟的叫声就像大自然的闹钟,提醒人们新的一年开始了,传递出时光流转、万物复苏的喜悦。
第二句"使君风旆为翩然"写春风中飘扬的旗帜。"使君"可以理解为春风,它像一位优雅的使者,轻轻挥动旗帜(风旆)宣告春天的到来。这个拟人手法让春风显得亲切可爱。
后两句转入对泉水的描写。"清冷彻处真无际"说泉水清澈见底,给人一种通透纯净的感觉。"果见灵源发漏泉"则点出这眼泉水是天然形成的,水源不断涌出。"灵源"二字赋予泉水灵动的气质,仿佛它有生命一般。
整首诗通过鸟鸣、春风、清泉这些典型意象,勾勒出春天的活力与清新。诗人没有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用平实的语言捕捉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让读者感受到春天那种挡不住的生机。特别是最后对泉水的描写,既写实又富有诗意,让人仿佛能听到泉水叮咚的声音,看到清澈的水流。这种对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和朴素表达,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徐谊
徐谊(1144~1208),字子宜,一字宏父,温州平阳万全沙冈人。孝宗乾道八年进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徽州知府、提举浙西常平茶盐司、吏部员外郎、刑部侍郎、工部侍郎等职。后因受到排挤,被贬为惠州团练副使。嘉泰二年,重获起用江州知府。开禧三年任建康府知府兼江淮制置使。嘉定元年改任隆兴府知府,死于任上,享年65岁。在学术上,于永嘉学派别学为一家,形成平阳学派。事见《水心集》卷二一《宝谟阁待制知隆兴府徐公墓志铭》;《宋史》、民国《平阳县志》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