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南万求诗赠别遂用其和韩总卿韵

清朝方振饬,群彦尽收揽。
万化转机轴,一气变舒惨。
岁寒天漠漠,日暮云澹澹。
古志可今覆,远考异近览。
世味甘甜蜜,国计未尝胆。
驴技或易穷,羊质徒大阚。
冒没忘险涂,吁嗟入玄窞。
志士抱忠笃,封事写忧憯。
已动凝前旒,又隔充耳紞。
有献非美芹,有味真苦榄。
谁其鄙肉食,政恐忘馌{口贪}。
一别几十年,重会生万感。
旧欢痛莫追。久交味逾淡。
羡君粲词华,彩霞生暮晻。
雇我已衰晚,须雪须髦髧。
猛虎跃山谷,宁甘落圈槛。
灵龟通鬼神,肯自朵颐颔。
看彼苑上花,何如涧下馣。
幽庐对江山,逸兴寄铅椠。
我欲同君归,何由遂此敢。
茅茨胜金屋,饭羹饱玉糁。
原言寄新诗,春意起莲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写给朋友汤南万的赠别诗,借离别之情表达了对人生境遇、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开篇到"国计未尝胆") 诗人用对比手法描绘社会现实:朝廷表面上整顿纲纪、招揽人才("清朝方振饬"),但实际就像四季轮转般冷暖无常("万化转机轴")。官员们沉溺于安逸("世味甘甜蜜"),却无人愿为国家危难分忧("国计未尝胆")。这里用"未尝胆"暗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讽刺当时人缺乏忧患意识。

第二部分("驴技或易穷"到"政恐忘馌{口贪}") 通过一系列生动比喻揭露官场乱象: - "驴技"指某些人才能有限却硬撑场面; - "羊质"讽刺虚张声势的纸老虎; - "冒没忘险涂"批评投机者铤而走险; - "苦榄"比喻忠言逆耳,暗示志士的谏言不被采纳。 最精彩的是"谁其鄙肉食"两句,化用《左传》"肉食者鄙"的典故,暗指当权者只顾自己享乐("馌{口贪}"指贪吃),不关心百姓疾苦。

第三部分("一别几十年"到结尾) 回归离别主题却饱含深意: - 用"旧欢痛莫追"暗示青春理想已逝; - "猛虎""灵龟"两个比喻表明自己宁可像虎归山林、龟通鬼神般保持气节,也不愿被官场牢笼束缚; - 最后以"茅茨胜金屋"的质朴生活理想作结,请朋友多寄诗作("莲菼"指新生荷叶),在精神世界相互扶持。

全诗精髓: 表面是送别诗,实则借题发挥: 1. 像纪录片般记录南宋末年官场腐败、志士失意的社会现实 2. 用"猛虎""灵龟"等动物意象,塑造出不妥协的知识分子形象 3. 在离愁中暗藏希望——物质可以简陋(茅茨饭羹),但精神必须高洁(寄诗言志)

诗中"驴技""羊质"等口语化比喻,让严肃的政治批判变得鲜活易懂,而"美芹""卧薪"等典故的化用又增加了历史厚重感,这种雅俗结合的手法正是宋诗的魅力所在。

杜范

(1182—1245)宋台州黄岩人,字成之,号立斋。宁宗嘉定元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极言台谏失职之弊。理宗嘉熙二年知宁国府,发粟赈饥,镇压两淮饥民反抗。还朝,累拜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数上疏抨击朝政积弊。淳祐四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次年拜右丞相,上书言五事,继又上十二事,条陈当朝利病,提出为政主张。卒谥清献。有《清献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