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太湖笠泽虹桥

世间八月十五夜,何处楼台得月多。
不及吴江桥上望,水晶宫里揖嫦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夜赏月的绝美场景,用简单明快的语言传递出独特的诗意。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点出主题:虽然八月十五到处都能赏月,但哪里的楼台能比得上吴江桥上的视野呢?这里没有直接写月亮,却通过"得月多"让人联想到月光洒满大地的景象。

后两句才是全诗精华:站在吴江桥上看月亮,水面倒映着月光,整个太湖就像晶莹剔透的水晶宫。诗人感觉自己不是在凡间赏月,而是站在龙宫里向月宫仙子嫦娥行礼。这个想象既浪漫又充满画面感,"揖嫦娥"这个动作让整首诗活了起来。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选址独特,桥上赏月视角新颖;二是比喻精妙,把太湖比作水晶宫;三是把静态的月景写成动态的人仙互动。短短28个字,就让我们看到了月光、湖水、小桥和仰望明月的诗人,构成一幅立体的中秋夜景图。

陈远

陈远,字彦明,长溪(今福建霞浦)人。遇弟。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进士。官终宣教郎知武宁军(《淳熙三山志》卷二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