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南方士兵的悲惨境遇,通过几个触目惊心的生活细节,展现了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深重苦难。
前两句用"南兵苦"和"征辽事"点明主题,说南方士兵的艰辛和远征辽东的惨状是一样的。这里用"征辽"这个具体战事来代表所有残酷的战争。
中间四句用四个血淋淋的意象: 1. "金疮寒长肉":冬天伤口结痂长新肉,说明士兵们带着伤在寒冬中煎熬 2. "纸甲雨生蛆":简陋的纸甲被雨水泡烂生蛆,反映装备低劣 3. "山小齑霜骨":山上薄霜覆盖着白骨,暗指战死者曝尸荒野 4. "河枯臛腐鱼":干涸河床上的死鱼发臭,暗示环境恶劣到连鱼都活不下去
最后两句写百姓的绝望:"黎元无处哭"说老百姓连哭的地方都没有,"丁户日相疏"指壮丁越来越少,家家户户日渐萧条。这两句道破战争不仅伤害士兵,更让整个社会陷入凋敝。
全诗没有直接抒情,而是像纪录片镜头一样,用"伤口长肉""纸甲生蛆""霜裹白骨"等具象画面,让读者自己感受战争的残酷。这种白描手法比直接说"战争很惨"更有冲击力,每个画面都像一根刺,扎在读者心上。
钱易
临安人,字希白。钱昆弟。年十七举进士,以少年轻俊被黜,然自此以才藻知名。真宗咸平二年进士。通判蕲州,奏请废肉刑,为真宗采纳。景德中,举贤良方正科,策入等,通判信州。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才学瞻敏,为文数千百言,援笔立就。又善绘画,工行草书。有《洞微志》、《南部新书》、《青云总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