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叫金城山的仙境般的地方。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句"杏花洞天路崎岖"像电影开场镜头:通往神秘山洞的小路开满杏花,但道路弯弯曲曲不好走。这里用"洞天"暗示山里藏着神仙住的地方。
第二句"曾见千年石斛奴"最有意思,说在山里见到活了上千年的石斛(一种珍贵药材)。把植物说成"奴",就像给药材赋予了人的身份,暗示这些药材都是山里的"老居民"了。
后两句用问答形式:"试问金城山里事,只言仙境似蓬壶"。意思是有人打听山里情况,得到的回答就一句话:这里美得像传说中的蓬莱仙岛。"蓬壶"就是蓬莱仙山的别称,用这个比喻直接把整座山升华成了神仙住所。
整首诗妙在: 1. 用"崎岖路"制造悬念,让人想探索 2. "千年石斛"这个细节既真实又奇幻 3. 最后用"蓬壶"点睛,把现实风景瞬间仙气化 4. 短短四句就完成从"人间山路"到"神仙洞府"的意境飞跃
就像现在有人发朋友圈:"后山那条野径走到头,遇见会发光的古茶树,问护林员这是哪,他说这是神仙的后花园"——既有真实感又有超脱感。
李思聪
宋道士。虔州赣县人。相传遇异人得一宝镜,悬镜而卧,能神游洞天海岳。尝忆所游模写为图,并题咏之。仁宗皇祐间进上,赐号洞渊大师冲妙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