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所处时代风气的一种忧虑和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对古代淳朴风气的向往以及对个人在忙碌生活中寻找宁静态度的探讨。下面我来展开分析:
1. 世途艰:诗人首先感慨自己游历在外,感到社会的道路充满了艰难险阻。这里的“世途”指的是社会环境,表现出社会环境的复杂和不易。
2. 淳风未易还:诗人怀念古代社会的淳朴风气,但认为这种淳朴已经很难恢复。这反映了诗人对现代社会风气变化的失望和无奈。
3. 车去出门多异辙,尘来眯目失前山:这两句比喻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之大。车是新事物的象征,异辙指的是与传统不同的发展路径。尘来眯目形容社会变迁让人眼花缭乱,失去了前行的清晰视野。
4. 差殊只在毫釐际,迷复都来反覆间: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社会变化表面上细微但实质上影响深远。即使细微的差异也可能带来巨大的变化,甚至让人迷失方向。
5. 珍重先生相指似:诗人强调要珍惜那些给予指引的人。这里的“先生”可以理解为诗人尊敬的古代先贤或是当今的导师。点明了在艰难的道路上,指导和指引非常重要。
6. 忙中自有本来闲:诗人认为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也可以找到内心的宁静,这是对人生的一种态度。表现出了诗人对自己内心的掌控能力,以及在纷扰中保持宁静的心态。
本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对古代淳朴风气的怀念、对指导者的尊敬以及在忙碌生活中寻找内心宁静的态度。整首诗既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也有对个人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展现出一种朴素而富有哲理的思考。
杜范
(1182—1245)宋台州黄岩人,字成之,号立斋。宁宗嘉定元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极言台谏失职之弊。理宗嘉熙二年知宁国府,发粟赈饥,镇压两淮饥民反抗。还朝,累拜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数上疏抨击朝政积弊。淳祐四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次年拜右丞相,上书言五事,继又上十二事,条陈当朝利病,提出为政主张。卒谥清献。有《清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