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幽深的寺庙景象,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传递出超脱世俗的意境。
前两句写寺庙环境:曲折的回廊环绕着空荡的石阶,让人联想到山崖上飞泻而下的清泉。这里用"翻霜"形容泉水,既写出泉水的清冽,又暗示了环境的幽冷。
中间四句通过人物活动展现寺庙生活:穿着蕙草腰带的访客远道而来,身着麻衣的僧人将客人引到高处的斋房。这里"蕙带"和"麻衣"的服饰描写,暗示了来访者和僧人都是超脱尘俗之人。接着描写泉水在晨光中流淌,水声与琴声和谐共鸣,用视觉和听觉的融合营造出空灵的氛围。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时有修道之人来探望生病的诗人,一起观赏泉水、聆听琴声,洗涤内心的尘俗杂念。"荡幽怀"三字生动表现了这种清幽环境对心灵的净化作用。
全诗以泉水为线索,将寺庙环境、人物活动和内心感受自然串联,通过对声音、光影的细腻捕捉,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的精神净土。诗中透露出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与禅意中获得心灵慰藉的人生态度。
李翔
唐宗室,出江王房。官莆田尉。约懿宗咸通前后在世。事迹见《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下》。敦煌遗书伯三八六六收其《涉道诗》28首,皆七言律诗,内容均与道教有关。《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