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流丸
人生如流丸,冉冉不肯住。
草变鶗鴃鸣,花零蝴蝶去。
去去无奈何,一饭三起步。
鬓绿密已稀,红颜新忽故。
往悔杳莫追。前瞻冥未悟。
破镜忽偶圆,堕甑宁足顾。
方池疏雨余,历历见鸟度。
沉吟高树间,聊用写心素。
草变鶗鴃鸣,花零蝴蝶去。
去去无奈何,一饭三起步。
鬓绿密已稀,红颜新忽故。
往悔杳莫追。前瞻冥未悟。
破镜忽偶圆,堕甑宁足顾。
方池疏雨余,历历见鸟度。
沉吟高树间,聊用写心素。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读起来像一幅流动的画卷。
开篇把人生比作停不下来的"流丸"(滚动的珠子),接着用春天草长莺飞、花落蝶散的画面,展现时光流逝的不可阻挡。诗人用"一饭三起步"这样生活化的细节,表现人在时间面前的焦虑不安——吃顿饭的功夫都要起身张望三次,生怕错过什么。
中段用头发变白、容颜衰老的变化,写人对青春逝去的无力感。诗人坦言:过去的错误无法挽回("往悔杳莫追"),未来的道路也看不清楚("前瞻冥未悟"),就像摔碎的镜子偶尔能拼回原形,但打翻的饭甑(古代炊具)何必再留恋——这些接地气的比喻道破了人生遗憾的常态。
最后笔锋一转,雨后方塘映出飞鸟掠影,诗人在树下沉思,找到了排解心事的方法。这里"写心素"(抒写本心)的意境,就像现代人通过写日记、散步来整理情绪,传递出面对无常人生的豁达智慧。
全诗没有说教,而是用滚珠、飞鸟、碎镜这些日常事物,让读者自然体会到:虽然留不住时光,但我们可以在流动的生命中,保持观察与思考的从容。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