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五十三首 其二十五

昨日还今日,韶光易云徂。
今年复明年,万物递荣枮。
人徒为物灵,而于物不如。
贵贱共奔走,攘攘混尘途。
不见南山松,青青千岁馀。
不见蓬海鹤,翩翩长与俱。
念哉此人世,几许竟成虚。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对比的手法,道出了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

前四句说时间飞逝:昨天变成今天,好时光说没就没;今年接着明年,草木枯了又荣。用"易云徂"(说走就走)、"递荣枮"(轮流茂盛枯萎)这种生活化的比喻,让人直观感受到时间流逝之快。

中间六句拿人和自然物对比:人类自诩万物之灵,却活得不如草木禽鸟。人们为了名利忙忙碌碌("贵贱共奔走"),在尘世中挤来挤去("攘攘混尘途")。而南山松树可以常青千年,蓬莱仙鹤永远自在飞翔。这里用"青青""翩翩"这些活泼的叠词,反衬出人类的狼狈。

最后两句点破主题:想想这人世间啊,多少追逐到头来都是场空。用"念哉"这个感叹词,像朋友聊天般直接道出人生感悟,而"几许竟成虚"就像一声叹息,说破世人白忙活一场的真相。

全诗妙在把深刻道理说得像唠家常:用松树、仙鹤这些常见意象,对比人类的庸碌;用"说走就走""挤来挤去"这样的大白话,讲透"忙一辈子图个啥"的终极问题。读完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想想自己是不是也在瞎忙活。

周是修

(1354—1402)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