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
我生天地间,独作南宾雁。哀鸣慕前侣,不免饮啄晏。
虽蒙小雅咏,未脱鱼网患。况是婚礼须,忧为弋者篡。
晴鸢争上下,意气苦凌慢。吾常吓鸳雏,尔辈安足讪。
回头语晴鸢,汝食腐鼠惯。无异驽骀群,恋短豆皂栈。
岂知潇湘岸,葭菼蘋萍间。有石形状奇,寒流古来湾。
闲看麋鹿志,了不忧刍豢。世所重巾冠,何妨野夫丱.
骚人夸蕙芷,易象取陆苋。漆园逍遥篇,中亦载斥鷃.
汝惟材性下,嗜好不可谏。身虽慕高翔,粪壤是盻盼。
或闻通鬼魅,怪祟立可辩。硩蔟书尚存,宁容恣妖幻。
虽蒙小雅咏,未脱鱼网患。况是婚礼须,忧为弋者篡。
晴鸢争上下,意气苦凌慢。吾常吓鸳雏,尔辈安足讪。
回头语晴鸢,汝食腐鼠惯。无异驽骀群,恋短豆皂栈。
岂知潇湘岸,葭菼蘋萍间。有石形状奇,寒流古来湾。
闲看麋鹿志,了不忧刍豢。世所重巾冠,何妨野夫丱.
骚人夸蕙芷,易象取陆苋。漆园逍遥篇,中亦载斥鷃.
汝惟材性下,嗜好不可谏。身虽慕高翔,粪壤是盻盼。
或闻通鬼魅,怪祟立可辩。硩蔟书尚存,宁容恣妖幻。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一只孤雁的视角,道出了高洁之士在世俗中的孤独与坚守。全诗用鸟类的生存状态隐喻人间百态,语言犀利直白,充满讽刺与反抗精神。
开篇孤雁自述身世,说自己是天地间一只南飞的孤雁,哀鸣着寻找同伴,却连基本的觅食都困难。这里暗喻品行高洁的人在俗世中难以立足。接着用《诗经》典故,说虽然被文人歌颂,却仍逃不过现实的迫害("鱼网患"),更讽刺的是人们一边在婚礼上用大雁做聘礼,一边又猎杀它们,揭露了虚伪的礼教。
中间部分笔锋一转,描写"晴鸢"(比喻势利小人)整日争权夺利、欺凌弱者。孤雁毫不客气地反击:你们就像吃着腐鼠的猫头鹰(典出庄子),和贪恋马槽的劣马没什么两样。而自己向往的是潇湘水岸的天然野趣,像自在的麋鹿不贪图圈养。这里用鲜明的对比,展现不同的人生追求。
最后部分升华主题:世人追逐的功名("巾冠")不如山野之乐,文人追捧的香草("蕙芷")其实和野菜("陆苋")一样平凡。引用庄子寓言,直斥那些追名逐利者本性低劣("材性下"),即便伪装高尚("慕高翔"),实际眼馋的仍是粪土般的利益。结尾更警告装神弄鬼之徒,历史早有记载("硩蔟书"),容不得他们兴风作浪。
全诗最动人的是孤雁"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傲骨,它用自然界的生存法则,痛快淋漓地揭穿了虚伪世道。那些看似华丽的礼教、追捧的功名,在诗人笔下都成了"腐鼠""粪壤"。而真正的自由,在潇湘岸边的葭苇间,在麋鹿踏过的山野里。这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至今读来仍令人振奋。
陆龟蒙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