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明寺殿悟道后赠之助道颂五首 其三

二十一年曾苦辛,寻经讨论枉精神。
蓦然摸著娘生鼻,翻笑胡僧弄吻唇。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修行者花了二十一年苦苦钻研佛经,到处找人讨论,结果发现这些努力反而让自己更迷茫。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摸到了自己的"娘生鼻"(比喻与生俱来的本心),这才恍然大悟,反过来觉得那些外国僧人咬文嚼字的样子很可笑。

全诗用生活化的比喻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1. 前两句说我们常常像无头苍蝇一样用笨办法努力(像死磕书本、盲目请教),其实是在绕远路 2. "娘生鼻"这个接地气的比喻,指每个人天生就有的悟性和本心,就像鼻子长在脸上一样明显 3. 最后用"胡僧弄吻唇"的滑稽画面,讽刺那些执着于表面功夫的修行方式

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顿悟感。作者用自己二十一年的弯路告诉我们:真理不在厚厚的经书里,而就在我们自己身上,只是我们总喜欢往远处找。这种对生活智慧的提炼,既幽默又深刻,就像突然发现家门钥匙一直揣在自己兜里一样让人会心一笑。

释普宁

释普宁(?~一二七六),号兀庵,蜀(今四川成都)人。出家于蒋山,参育王无准师范禅师得法。理宗绍定、端平间,为侍者随师范自育王至径山数载。历住庆元府象山灵岩广福禅院、常州无锡南禅福圣禅寺、巨福山建长兴国禅寺、婺州云黄山宝林禅寺。端宗景炎元年卒(《佛学人名辞典》)。为南岳下二十世,无准师范禅寺法嗣。有《兀庵普宁禅师语录》三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附录。释普宁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合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