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岳王墓

涅臂盟心骨已枯,尚留双冢耸西湖。
千秋正气钟于是,八月胥涛怒有馀。
枭獍竟逢南渡主,熊貔翻为北庭诛。
寝宫恰面吴山立,那许人图立马图。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岳飞墓前的感慨,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句说岳飞当年"涅臂盟心"(刺字明志)的忠骨早已化为尘土,但西湖边依然矗立着岳飞和岳云的两座坟墓。这里用"骨已枯"和"双冢耸"的对比,突出肉体虽灭、精神永存。

第二句用钱塘江大潮比喻岳飞的浩然正气。说西湖这里凝聚着千年正气,连八月汹涌的钱塘江潮(胥涛)都像是在为岳飞鸣不平。"怒有馀"三个字让江潮拟人化,仿佛自然都在为岳飞愤怒。

第三句直接批评南宋朝廷。把陷害岳飞的秦桧比作吃父母的恶兽"枭獍",说岳飞这样的"熊貔"(猛将)本该抗金,反而被自己人害死。用动物比喻既形象又带着强烈愤怒。

最后一句写墓地风水格局。说岳王庙正对着吴山,这个布局就像在宣告:岳飞精神永远镇守在这里,绝不允许敌人(金人)南下入侵。"立马图"指金人饮马长江的野心,用"那许"二字斩钉截铁地表达了抵抗决心。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胥涛怒""枭獍"等生动比喻让抽象情感变得可感 2. 通过"骨枯"与"冢耸"、"正气"与"奸佞"的强烈对比制造张力 3. 结尾把地理景观(吴山)和历史意义结合,赋予山水人格力量

本质上是通过悼念岳飞,歌颂永不屈服的气节,同时痛斥昏君奸臣。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股跨越时空的凛然正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