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

三十三山绕暨阳,兹山偏似马鞍装。
六朝青色迷征骑,孤岫彤云压战场。
怪石悬崖双□稳,垂虹映涧一鞭长。
天然点缀非雕镂,枫叶凝红竹衬黄。

现代解析

这首《马鞍山》用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色彩,描绘了一座形似马鞍的山峰及其周边景色。全诗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读来画面感十足。

开头两句直接点题:在三十三座环绕暨阳的山中,唯独这座山像一副马鞍。用"偏似马鞍装"这样生活化的比喻,让读者立刻能想象出山的独特形状。

中间四句通过四个精彩镜头展现山的魅力:先是用"六朝青色"带出历史感,仿佛能看到古代骑兵穿梭在青翠山色中;"孤岫彤云"则用红云压战场的画面,暗示这里可能曾是古战场。接着描写山上的怪石像马鞍般稳固,山间的彩虹像长长的马鞭,这两个比喻既贴切又充满想象力。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这里的枫叶红、竹子黄,都是大自然最天然的装饰,比人工雕琢更美。通过枫竹的色彩对比,突出了山景的绚丽多彩。

全诗妙在把静态的山写得活灵活现:马鞍的比喻贯穿始终,历史与现实交织,色彩明艳如画。诗人没有刻意用深奥的词句,而是用我们熟悉的马具、彩虹、枫叶等意象,让读者轻松进入他描绘的山水世界,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