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石

圣迹谁会得,每到亦徘徊。一尚不可得,三从何处来。
清宵寒露滴,白昼野云隈。应是表灵异,凡情安可猜。

现代解析

这首诗《三生石》探讨了人生中那些神秘而难以捉摸的际遇,用通俗的比喻来说,就像我们面对某些神奇事物时既好奇又困惑的心情。

开头两句像在说:这块神奇的石头(圣迹)到底藏着什么奥秘?每次见到它都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琢磨。这里用"徘徊"生动表现了人们既向往又不敢轻易下定论的心理。

中间四句用了两个巧妙的对比:
1. "一尚不可得,三从何处来"就像在吐槽:连最基本的真相都搞不明白,更别说那些更复杂的传说了(佛教"三生"指前世今生来世)。这其实是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2. "清宵寒露滴,白昼野云隈"用昼夜不同的景象描写石头的神秘——夜晚挂着露珠,白天被云雾环绕,就像加了特效的奇幻场景。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这块石头之所以这么特别,肯定是在向我们展示某种超自然的力量(灵异),我们这些普通人怎么可能完全理解呢?就像现在看到UFO视频,大家都会争论是真是假一样。

全诗的魅力在于把深奥的哲学思考,用看石头这么日常的事情来比喻。作者不是在单纯写景,而是通过石头引发对生命、命运这些大问题的思考,但又保持开放态度——有些奥秘,承认自己看不懂也挺好。这种既认真又豁达的态度,特别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修睦

(?—918)唐末五代初僧,号楚湘。唐昭宗光化间,任庐山僧正。与贯休、齐己、虚中、处默等为诗友。五代初,应吴国征辟赴金陵。后死于朱瑾之难。修睦以诗名,尤长于近体,多咏僧居生活。有《东林集》,已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