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读书人满怀理想前往京城求发展的故事,用生动的画面和典故传递出对机遇与现实的思考。
前四句像电影开场:黄莺飞出山谷鸣唱,春日照耀着城郊田野,一位读书人怀着见识首都繁华的期待,驾着轻便马车出发。这里用"黄鸟出谷"比喻普通人离开家乡闯荡,"春阳"则暗示着希望。
中间六句集中展现京城景象:用"龙虎盘踞"形容京城地势险要、气象威严,皇宫被群山环抱。接着用两个历史典故——郦食其凭口才赢得刘邦重用、贾谊向汉文帝献治国策,暗示读书人准备用才华打动权贵。"金马门"和"石渠阁"都是汉代重要的文化场所,这里代指在京城谋求官职、参与典籍校勘的工作机会。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看着眼前这些机遇,反而想起战国时冯谖的遭遇——他最初因待遇不佳而弹剑抱怨"食无鱼",后来才被孟尝君重用。这个收尾很巧妙,既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担忧,又暗含"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自我安慰。
全诗通过"离乡-见闻-求职-忧思"的脉络,真实反映了古代知识分子既向往功名又忐忑不安的复杂心理。用春光明媚反衬内心忐忑,用历史典故暗示现实处境,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袁华
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