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

山中人不见,云去夕阳过。浅濑寒鱼少,丛兰秋蝶多。
老年疏世事,幽性乐天和。酒熟思才子,溪头望玉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山居生活图景,充满了隐逸之趣和真挚友情。

前四句是优美的自然描写:山中寻访友人却不见踪影,只见云彩飘过、夕阳西下。浅浅的溪流中鱼儿稀少,秋日的兰草丛中蝴蝶翩翩。这些画面既展现了山居的清幽,又透露出些许寂寞——想见的人不在,连溪鱼都显得稀少,唯有秋蝶为伴。

后四句转向抒情:年纪大了渐渐远离世俗纷扰,天性就喜欢这种恬淡自然的生活。酒酿好了,最想念那位有才华的朋友(王维),忍不住到溪边眺望,期待听到他马车玉珂的声响。这里"玉珂"是马鞍上的装饰品,代指友人乘车来访。

全诗妙在两种情感的融合:既有"采菊东篱下"的闲适满足,又藏着"知音世所稀"的淡淡惆怅。诗人用最朴实的山间景物——云、夕阳、小鱼、秋蝶、溪水,搭建出一个令人向往的精神世界,而在这个世界里,最珍贵的还是那份"酒熟思故人"的深厚情谊。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