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 浮碧山楼春暮客感寄上湖雪莲社诸子
卷湘帏、抛书岑坐,闲飔偏惹吟袖。青山纵说双湖好,不似江城深秀。
凝思久。但燕子杨花,消息天涯漏。伤心依旧。等盼盼楼居,朝帘暮榻,风雨伴僝僽。
空相忆,风味冰鲥露韭。良朋元白欧柳。绵绵远道知何惯,俊物新题都负。
诗定就。问花底垆边,念个狂奴否。约归春后。恐茭渚烟凫,荻阑水鸭,梦比去时瘦。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暮春时节独坐山楼时的孤独感受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上片(前半部分):
- 开篇描写主人公卷起窗帘、放下书本独自坐着,微风吹动衣袖,暗示他内心不平静。
- 虽然眼前青山绿水很美,但他觉得比不上记忆中的江城风光。这里用"纵说...不似"的转折,突出对故乡的怀念。
- 看着燕子飞、杨花飘,想到春天即将过去,而自己还漂泊在外,不禁感到伤心。
- 把自己比作古代独居的盼盼(唐代名妓关盼盼),用"朝帘暮榻"的日常细节表现孤独,连风雨都像是在陪伴他的愁闷。
下片(后半部分):
- 开始思念远方的朋友,用"冰鲥露韭"(两种美味)比喻朋友们的才华横溢,把朋友比作白居易、欧阳修这样的文豪。
- 感叹路途遥远,无法与朋友们一起吟诗作赋,辜负了美好的春光。
- 想象朋友们在花下饮酒时,会不会想起自己这个"狂奴"(自嘲的称呼)。
- 最后担心:就算约好春天回去,可能到时故乡的茭白丛、野鸭都会因为自己思念过度而在梦中变得消瘦,用夸张手法表现思念之深。
全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比喻,把春日孤独、思乡怀友的情绪层层递进,最后用"梦比去时瘦"这样新奇又贴切的想象收尾,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深切的思念之情。语言看似婉转,实则情感浓烈,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佳作。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