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温州双峰寺》用简单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水寺庙的生动画面,读起来像跟着诗人的脚步在旅行。
前两句"两水旁流合,双峰对立分"就像个航拍镜头:两条溪水在寺庙旁汇合,两座山峰像门神一样对峙而立。一"合"一"分"的对比,立刻让静态的山水有了动态的美感。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游览过程:"未窥龙鼻面"说还没看到著名的龙鼻岩景点,先过了雁山门;"玉练泉流石"把瀑布比作白玉带子挂在石头上;"天低露湿云"写山雾弥漫,仿佛天空压得很低,露水打湿了云彩。这些比喻既形象又新鲜,把山中的水汽朦胧感完全表现出来了。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虽然眼前景色不错,但和之前听说的盛名相比还是有点差距。这种"期待与现实"的小落差反而显得真实有趣,就像我们旅游时常有的体验。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的vlog,有远景有特写,有期待有回味。诗人用"水、峰、泉、云"这些简单元素,搭配"玉练""龙鼻"等生动比喻,让读者仿佛能听见溪流声、感受到山雾的湿气,充分展现了古代文人"寄情山水"的雅趣。
包恢
包恢(1182-1268),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刑部尚书。以廉吏,政绩显著著称,同时他也是文学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