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其二 寿芝麓宗伯
堂罗丝竹。
正葭琯灰飞,春回寒谷。
江左风流,东京部党,共识当年耆宿,执法风生台阁,借著禁中颇牧。
烽火静,向南宫曳履,望高钧轴。
蒿目。
忧国处,两鬓丝丝,欲救苍生哭。
对客抽毫,张灯击钵,不数词场潘陆。
历尽险巇身健,嘉日莫辞醽醁。
趋朝罢,领凤城烟月,清宵顾曲。
正葭琯灰飞,春回寒谷。
江左风流,东京部党,共识当年耆宿,执法风生台阁,借著禁中颇牧。
烽火静,向南宫曳履,望高钧轴。
蒿目。
忧国处,两鬓丝丝,欲救苍生哭。
对客抽毫,张灯击钵,不数词场潘陆。
历尽险巇身健,嘉日莫辞醽醁。
趋朝罢,领凤城烟月,清宵顾曲。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写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宗伯)的祝寿作品,用热闹喜庆的场景开篇,逐渐展现主人公的传奇人生和家国情怀。
上阕(前半部分):
开篇描写寿宴现场丝竹管弦齐鸣的热闹景象,用"春回寒谷"比喻老臣给朝廷带来温暖生机。接着用"江左风流"(江南才子)、"东京部党"(京城官员群体)等典故,说明这位老臣年轻时就是公认的杰出人物。后几句写他担任御史时刚正不阿("执法风生"),像名将廉颇、李牧般守护朝廷("禁中颇牧"),在战乱平息后("烽火静")担任要职,成为众人仰望的重臣。
下阕(后半部分):
转折写老臣忧国忧民的情怀,用"两鬓丝丝"的白发形象,表现他为百姓疾苦操心的模样。接着展现他的文采风流:提笔成章("对客抽毫")、夜宴赋诗("张灯击钵"),文才堪比古代大文豪潘岳、陆机。最后写他历经官场险阻仍身体康健,劝他多饮美酒("莫辞醽醁"),在退休后享受京城风月,听听戏曲安度晚年。
全词亮点:
1. 巧妙运用对比:热闹寿宴与忧国情怀、昔日锋芒与晚年闲适形成张力
2. 善用典故却不晦涩:用廉颇李牧比武将才能,用潘岳陆机比文学才华
3. 人物形象立体:既是刚正官员,又是风流才子,更是心系百姓的长者
4. 结尾温馨:从宏大叙事回归生活本真,体现对老臣的真挚祝福
这首词就像一部微型的传记电影,用简练的文字展现了一位能臣大儒的精彩人生,既有庙堂之高的庄严,又有江湖之远的洒脱,最后回归到人性化的温情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