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

小雨霏微润绿苔,石栏红杏傍池开。
一枝插向银瓶里,捧进君王玉愉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宫廷的精致小景,语言清新如画,充满生活情趣。

前两句写户外景色:细雨像轻纱一样滋润着青苔,石栏杆边的红杏倚着池塘盛开。诗人用"霏微"形容雨的轻柔,用"傍"字让红杏有了依偎的姿态,整个画面静谧而鲜活。

后两句转入室内场景:宫女折下一枝杏花插进银瓶,捧着去讨君王欢心。"银瓶"与"玉愉"的搭配显得雅致高贵,一个"捧"字透出小心翼翼的姿态。最妙的是"玉愉"二字,既指君王把玩的玉器,又暗含"愉悦"之意,一语双关地暗示这枝花将为君王带来快乐。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短视频:镜头从雨中的苔藓、红杏缓缓推进,最后定格在宫女献花的特写上。没有直接写人物心情,但通过"银瓶玉愉"这些精致物件,自然流露出宫廷生活的优雅情调。诗人捕捉的这个瞬间,让读者仿佛闻到了春雨的清新、杏花的芬芳,也感受到宫女细腻的心思。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