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停船在浯溪的静谧场景。前两句写实景:诗人把船停靠在岸边,和月亮一起登上了浯溪亭,夜里的寒风和露水让人感到凄冷,连酒意都容易消散。后两句转入抒情:不知是谁在为漫郎(诗人自称)抒写内心的幽思,这时桥下的溪水正发出清冷的声响。
全诗通过"月""风露""桥下水"等意象,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意境。最妙的是最后一句"度香桥下水泠泠",用溪水的声响反衬夜的寂静,同时这个水声也像是能读懂诗人内心的知音。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的愁思有多深,而是让读者通过这个清冷的夜景去感受,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董鸿道
董鸿道,字叔宏,临川(今属江西)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曾游浯溪。事见《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九二。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