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五渠重访百岁老人张某,十月十三日也,题寿彭子庆
五渠村落运租船,才出城隅便扣舷。
一百岁翁重见面,念三年后许齐肩(时余年七十有七。)。
蜗庐日暖开缸酒,蟹椴风清上稻天。
归去夜灯吟有兴,漫书此意寿彭篯。
一百岁翁重见面,念三年后许齐肩(时余年七十有七。)。
蜗庐日暖开缸酒,蟹椴风清上稻天。
归去夜灯吟有兴,漫书此意寿彭篯。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去五渠村拜访一位百岁老人张某的经历,字里行间透着温馨的生活气息和对长寿的感悟。
前两句像拍电影一样,镜头先对准五渠村的水路:运粮船刚出城边,船夫就敲着船舷(可能是打招呼)。简单两笔就勾勒出江南水乡的日常画面。
中间四句是重头戏:77岁的作者见到百岁老人,像小孩似的算着自己再过三年就能和老人一样高(这里用"齐肩"既指身高,也暗喻寿命)。他们在阳光暖融融的简陋房子里喝酒,看秋风吹过稻田边的捕蟹工具,这些农家细节写得特别鲜活。
最后两句是回家后的余韵:夜里借着灯光把这份心情写成诗,说要送给传说中的长寿仙人彭祖(其实是在祝福眼前这位百岁老人)。全诗没有刻意说教,但通过晒着太阳喝酒、看稻田捕蟹这些生活片段,自然流露出对平淡长寿的向往。
最妙的是作者77岁自称"余年",百岁老人在他眼里反而成了励志榜样,这种年龄倒置的幽默感,让原本严肃的长寿主题变得轻松可亲。全诗就像一幅江南养老图,有船有酒有螃蟹,教人明白长寿的秘诀或许就藏在这些寻常烟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