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吟隐游吴门

寒江买櫂催遄征,何如缓泛六桥寻鸥盟。
侯门怀刺谒掌傧,何如散策孤山探梅信。
吟隐豫章之耳孙,调高琢句期颛门。
西江不住来西湖,唤醒晚唐诸老魂。
有时吐出惊人语,定须贵杀雒京楮。
脍炙人口徒属餍,还来双字不堪煮。
行吟荏苒岁欲暮,束装又问吴中路。
节翁旧有珠履缘,何况荐书袖无数。
此行一句直万钱,十句唾手腰可缠。
归来卸却扬州鹤,推敲调度权架阁。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黄吟隐的人从江西(豫章)到杭州(西湖)游历,现在又要去苏州(吴门)的故事。诗人通过对比和调侃的方式,表达了对朋友自由洒脱生活的羡慕,以及对他才华的赞赏。

全诗可以分成三层意思:

1. 两种生活方式的对比(前四句) - 匆忙赶路 vs 悠闲泛舟(在西湖六桥找鸥鸟做朋友) - 巴结权贵 vs 漫步孤山赏梅(暗用林逋"梅妻鹤子"的典故) 用这两种对比,诗人其实是在说:你这样的文人雅士,更适合过闲云野鹤的生活。

2. 夸赞黄吟隐的才华(中间八句) - 说他是江西诗派的后代(江西诗派是宋代重要诗歌流派) - 写诗水平高,能唤醒晚唐诗人的灵魂(指诗歌有晚唐风格) - 诗句珍贵得能让洛阳的纸涨价(化用"洛阳纸贵"典故) - 但又调侃说:好诗不能当饭吃("双字不堪煮"指文字不能煮来吃)

3. 对朋友未来的祝福(后六句) - 快过年了还要去苏州 - 说他认识大人物("节翁"指权贵),推荐信多到塞满袖子 - 预言他写诗能赚大钱(十首诗就能腰缠万贯) - 最后开玩笑说:以后从扬州回来(暗用"骑鹤上扬州"的典故),可以把这些诗稿好好整理收藏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轻松幽默的语气写送别,没有伤感 - 通过西湖美景、孤山梅花等典型意象,展现文人雅趣 - 用"洛阳纸贵""腰缠万贯"等典故开玩笑,既夸朋友有才,又调侃文人清贫 - 最后两句的玩笑话特别生动,把写诗比作赚钱生意,把诗稿比作账本,让人会心一笑

本质上,这是宋代文人之间典型的赠别诗,既有真诚的赞赏,又有文人间的幽默调侃,展现了宋代知识分子既清高又接地气的矛盾特质。

盛烈

盛烈,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有《岘窗浪语》,已佚。事见《江湖后集》卷一一。今录诗十六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