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应吴太参二首 其一

谁挽天河四月翻,山云晓护使君轩。
蒲葵半亩青红湿,鸂鶒满塘黄浊喧。
塍溜暗添秧下水,庖烟远驻竹边村。
怒雷莫促乖龙急,枯槁惟宜霢霂恩。

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

《喜雨应吴太参二首 其一》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表达对丰收期盼的诗。

首先,诗的前两句“谁挽天河四月翻,山云晓护使君轩。”描述了天气的变化和对山川美景的赞美。这里的“天河”指的是天上的河流,也就是雨水。“四月翻”说明这是一场在四月降临的雨。“使君轩”可能是指吴太参的居所或者办公地点,而“山云晓护”则形象地描绘了早晨山间的云彩,像是在守护着这个地方。

接下来的两句“蒲葵半亩青红湿,鸂鶒满塘黄浊喧。”则更加具体地描绘了雨后的景象。蒲葵可能是一种植物,青红湿描述了它的颜色因为雨水而更加鲜艳。而“鸂鶒”是一种水鸟,满塘的黄浊喧意味着它们在雨中或雨后欢腾地游动着,使得池塘显得生机勃勃。

第五、六句“塍溜暗添秧下水,庖烟远驻竹边村。”开始转向对乡村景象的描绘。塍溜可能是指田间的小溪流水,因为下雨而水位上升。“秧下水”可能指的是农田里的秧苗被雨水滋润。“庖烟”指的是厨房的烟,而远驻竹边村则可能描绘的是雨后的村庄,炊烟袅袅,宁静而美好。

最后两句“怒雷莫促乖龙急,枯槁惟宜霢霂恩。”表达了对雨的期盼和感激。这里的“怒雷”指的是雷声,“乖龙”可能指的是旱情或者干旱的威胁。“莫促”意味着不要催促,也就是说不要急于求成,让雨慢慢来。“枯槁”指的是干旱的土地,“霢霂”是连绵细雨的意思,“恩”则表示对雨的感激。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细雨的期盼和对滋润土地的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雨的期盼,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和对大自然的赞美。无论是山川的美景,还是雨后的生机,无论是乡村的宁静,还是对雨的感激,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