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江夜泊

霜风吹月入兰舟,几片轻云意自悠。
孤客有怀常问夜,乱山无绪自成秋。
萧萧落木群虫语,寂寂寒江白浪流。
何处渔人相借问,一声长笛自夷犹(以上清黄登《岭南五朝诗选》卷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旅人在寒冷冬夜泊船江边的场景,充满了萧瑟寂寥的意境。

前两句写景:刺骨的霜风把月光吹进小船,几片薄云悠闲地飘着。这里用"吹月"这个巧妙写法,让寒风有了具体形象,月光仿佛被风吹动一般。轻云的"悠闲"反衬出后文旅人的孤寂。

中间四句集中写孤独感:漂泊的旅人满腹心事,只能对着黑夜倾诉;杂乱的山峦虽没有刻意营造,却自然透出秋日的萧索。这里"乱山无绪"特别精彩,既写山势杂乱,又暗示旅人心绪纷乱。落叶声、虫鸣声、江浪声,这些声音反而让夜晚显得更寂静。

最后两句突然出现转折:不知从哪里传来渔人的笛声,打破了夜的沉寂。"夷犹"二字用得极妙,既形容笛声的悠扬徘徊,又透露出旅人听到笛声时迟疑惆怅的心情。全诗在笛声中结束,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冬夜江景,更通过景物传递出深沉的孤独感。最打动人的是,在极度孤寂中,那声突如其来的笛声,让人感受到人间尚有温暖与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