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本意

贵主亭台,真妃环佩,月中凤吹悠悠。
占人间天上,两处风流。
一自彩鸾齐跨,双携手、玉宇琼楼。
咸阳树,宫娥怅望,仙驭难留。
回眸。
人民都换,望渭水秦川,顿惹閒愁。
叹重关百二,废苑成秋。
千载鲍鱼孙子,沙邱路、大药难求。
逌然啸,青天碧海,夜夜清讴。

现代解析

这首词借凤凰台的传说,用古今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一个充满浪漫幻想又暗含历史感慨的故事。

上阕(前半部分)像一部唯美的古装剧开场:
1. 开篇用"贵主亭台""真妃环佩"等华丽意象,描绘月宫中仙女们衣袂飘飘、箫声悠扬的仙境画面
2. "两处风流"说人间天上各有美好,直到彩鸾仙鸟载着有情人飞升,携手住进玉宇琼楼
3. 但镜头突然转到咸阳宫,留守的宫女们怅然远望,暗示这终究是个无法长留人间的仙凡之恋

下阕(后半部分)突然切换到历史纪录片模式:
1. "人民都换"四字如镜头推移,从仙境转到现实中的渭水秦川,历史沧桑感扑面而来
2. 用"重关百二"(函谷关等险要)、"废苑成秋"(阿房宫等废墟)展现王朝兴衰
3. 特别提到"鲍鱼孙子"(秦始皇死后用咸鱼掩盖尸臭的典故)和"沙邱路"(秦始皇东巡驾崩处),讽刺长生不老的虚妄
4. 结尾的"青天碧海"看似超脱,实则是看透历史轮回后的释然长啸

全词最妙的是三层转折:从缥缈仙境到离别惆怅,再到历史沉思,像用一首歌的时间带观众穿越了神话传说与王朝兴衰。最后那声穿越古今的长啸,既有对永恒爱情的向往,也包含对权力虚妄的嘲弄,余韵悠长得像夜空中久久不散的箫声。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