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彭宜远所藏罗稚川山水楼阁图

平沙苍苍鸟未归,烟村四合高复低。渔翁两两青蓑衣,卖鱼直上长杨堤。

千峰万峰何崔嵬,朽枝瞰水忽倒垂。倦驴向桥欲渡疑,后有羸仆势若追。

却疑诗人独寻诗,舍鞍先济何所之。飞楼缥缈山之西,中有美人长须眉。

凭阑相对知为谁?岂非海上乔与期。宫中琪树秋离离,仿佛疑有香风吹。

吾闻蓬莱有此地,流水落花隔人世。便当剩买青芒鞋,小向是间住千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楼阁的画卷,充满了宁静悠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力。

开头几句用平沙、烟村、渔翁等元素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日常图景。渔翁们穿着青色蓑衣,沿着长堤卖鱼,画面朴实自然。"千峰万峰"突然将视野拉远,展现出雄伟的山势,朽枝倒垂的细节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

中间部分出现了几个生动的人物形象:犹豫要不要过桥的驴子和疲惫的仆人,还有独自寻诗的诗人。这些人物让静态的山水画活了起来,增添了故事性。特别是"舍鞍先济"的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文人气质。

随后视角转向山间的楼阁,用"飞楼缥缈"形容其高远,楼中的"美人"(可能指隐士)长须飘飘,与传说中的仙人乔与期相呼应。宫中"琪树"(玉树)和"香风"的描写,营造出仙境般的氛围。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感慨:听说蓬莱仙境就是这样的地方,与尘世隔绝。诗人甚至想买双草鞋,在这里住上千年。这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全诗从平凡的生活场景入手,逐步升华到仙境般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画面由实到虚,由近及远,层次分明,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山水之美和隐逸之趣。

刘诜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