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元父赴南台掾

故国江山在,行台地望优。
顾赡乌亦好,却忆凤曾游。
寺影清溪(一作河)晓,蝉声玉树秋。
郎官多古意,莫上最高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别朋友杜元父去南京做官时写的,充满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友人的叮嘱。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层:故乡之美(前四句)
诗人用"故国江山在"开篇,像拍照片一样定格了家乡的山水。后三句用对比手法:先说南京(行台)是繁华要地,连乌鸦(乌)都显得气派,但马上转折说更怀念家乡的凤凰(凤)。这里用乌鸦比喻南京的普通官员,用凤凰暗指家乡的杰出人物,形成巧妙对比。

第二层:家乡记忆(五六句)
诗人选取两个经典画面:清晨寺庙倒映在清澈溪水中,秋日蝉鸣回荡在玉兰树间。一静一动,一视觉一听觉,像电影镜头般呈现家乡宁静悠远的韵味。用"晓"和"秋"点明时间,暗示对家乡四季的深刻记忆。

第三层:深情叮嘱(最后两句)
诗人提醒朋友:你是个有传统文人风骨的郎官,到了南京别被权力迷惑(莫上最高楼)。"最高楼"既指实际高楼,也隐喻权力巅峰,用劝诫口吻表达了对友人保持初心的期许。

全诗亮点:
1. 善用对比:乌鸦与凤凰、新任职地与故乡形成双重对比
2. 画面感强:寺庙倒影、秋蝉鸣树如同水墨画
3. 结尾含蓄:用"别登高楼"的日常劝诫,暗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人通过送别场景,既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又完成了对友人的温柔警示,展现了传统文人既重情义又坚守气节的特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