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曾国荃(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弟弟)的作品,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上联回忆今年春天还亲眼见过曾国荃精神矍铄的样子,称赞他像中流砥柱一样支撑国家,是守护长江天险的重要人物。"砥柱中流"比喻他像黄河急流中的石柱一样可靠,"干国栋家"夸他是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才。
下联突然转折说才过了几天,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就去世了。作者想到曾国荃生前忠诚勤勉的教导,感叹自己如今在边疆任职("屏藩边徼"指镇守偏远地区),只能隔着遥远距离追思他的言行品德,因为不能回乡吊唁而感到格外伤心。
全联通过三个强烈对比形成感染力:
1. 时间对比:春天刚见过 vs 突然去世
2. 形象对比:精神矍铄的支柱 vs 猝然离世的老者
3. 空间对比:长江重镇(国家中心)vs 边远边疆(作者所在地)
这种写法让读者感受到生命无常的震撼,以及功勋人物逝去带来的双重损失——既是国家栋梁的陨落,也是后辈失去精神导师的痛惜。最后"异地吊乡贤"的遗憾,更增添了普通人对杰出人物离世的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