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曹操(小名阿瞒)和铜雀台为题材,通过今昔对比的写法,展现了历史兴衰的苍凉感。
前四句写曹操生前的风光与死后的凄凉:曹操才华横溢、威风凛凛,但临终前却说了些"分香卖履"的琐碎遗言。他精心安排的铜雀台歌舞,死后西陵墓中又怎能知晓?这里用"痴儿语"的细节,消解了英雄形象,突出死亡对权势的终结。
后四句转到现实场景:诗人在漳河南岸寻找铜雀台遗迹,船夫指着北岸的沙堆说那就是旧址。当年华丽的亭台楼阁早已消失,只剩下潮水年复一年拍打着河岸。诗人用"飞桥连栋"与"沙成堆"的强烈对比,用永恒的自然景象(寒潮)反衬人造辉煌的短暂,传递出深沉的历史虚无感。
全诗通过曹操个人命运与建筑遗迹的变迁,揭示了再强大的功业也敌不过时间冲刷的真理。语言平实但意象鲜明,最后以潮声作结,余韵悠长,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