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秦中亲族

秦中我故里,堕地未一归。
客岁夫奉命,出藩来西陲。
地方正苦战,蕃汉交相持。
疮痍苦不起,宁复顾家为。
今岁寄我书,属我板舆随。
乡音喜入耳,秦关望崔岿。
忆昔父谓我,吾土帝王畿。
泰华称天险,泾渭襟带之。
风俗本淳朴,犹有周公遗。
我今远嫁女,能来事真稀。
载念母与兄,今乃在京师。
岂无外家亲,风雨系所思。
跧伏已旬日,未敢使闻知。
昨有远兄弟,叩门立我墀。
我姑素钟爱,从不妇轻嗤。
我夫久益敬,如宾无愆仪。
我亦何所虑,我亦何所疑。
所虑有官守,所疑人讪讥。
回首顾阍者,人来善为解。
咫尺天涯隔,此身有所羁。
市上宁真虎,杯中宁真虺。
持躬稍不慎,噬脐悔何追。
愿保千金躯,勿为霜露欺。
不死会相见,瓜代以为期。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一位远嫁他乡的女子口吻,讲述了她对故乡秦中(今陕西一带)的思念和无法归乡的无奈。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展现了古代女性在家庭责任和个人情感之间的挣扎。

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思乡之情: 开头直接点明秦中是自己的故乡,但出生后从未回去过。丈夫奉命到西部边疆任职,当地正在打仗,百姓生活困苦,根本顾不上回家。今年收到家书,邀请她回去,听到乡音非常高兴,遥望秦关(指故乡)巍峨的山峰,思念之情更浓。

2. 回忆与现实的矛盾: 女子回忆起父亲曾对她说,故乡是帝王之都,华山险峻,泾河渭河环绕,民风淳朴,保留着周公的遗风。父亲感叹女儿远嫁,能回来真是难得。她又想到母亲和哥哥现在都在京城,还有外家的亲戚,风雨之夜更添思念。但她已经躲藏了十多天,不敢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处境。

3. 家庭生活的描写: 女子的生活看似平静:丈夫对她越来越敬重,相敬如宾;婆婆也很疼爱她,从不轻视她。她似乎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但实际上,她内心充满矛盾和挣扎。

4. 无法归乡的苦闷: 她真正担心的是身为官员的妻子,有官场的约束,害怕别人的闲言碎语。她只能让看门的人帮忙解释,近在咫尺的亲人却像远在天涯,自己仿佛被束缚住了。她感叹世道险恶,稍有不慎就会后悔莫及。

5. 自我安慰与期盼: 最后,她安慰自己要保重身体,不要被风霜雨露伤害。只要活着,总会有相见之日,等待丈夫任期结束(“瓜代”指官员任期届满交接),就能回家了。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真实的情感: 女子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对现实的无奈,都表现得非常真实,容易引起共鸣。
* 细腻的心理描写: 诗中详细描写了女子的心理活动,展现了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 朴素的语言: 诗的语言通俗易懂,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更能打动人心。
* 时代背景的反映: 诗中也反映了古代女性远嫁他乡、身不由己的社会现实。

总结: 这首诗是一位远嫁女子对故乡的深情告白,表达了她对亲人的思念、对归乡的渴望,以及在现实约束下的无奈和隐忍。诗中流露出的真挚情感和细腻的心理描写,使其成为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