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到砀山示白文卿

不解营微利,元非市井人。麦秋农事远,花月客途贫。

路隔鱼山水,衣馀亳社尘。小儿无倚赖,梦里鹿台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贫自守、远离世俗的文人形象,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坚守和对子女的牵挂。

前两句"不解营微利,元非市井人"直接点明主人公的性格:不擅长追逐蝇头小利,天生就不是做生意的料。这展现了一个清高知识分子的形象,宁愿清贫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中间四句用具体生活场景描写清贫境遇:"麦秋农事远"说农忙时节自己却在外漂泊;"花月客途贫"说虽然路上有美景相伴,但依然囊中羞涩;"路隔鱼山水"写旅途遥远;"衣馀亳社尘"说衣服上还带着他乡的尘土。这些画面生动呈现了一个漂泊文人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由自身境况想到孩子:"小儿无倚赖"流露出对子女无人照顾的担忧,"梦里鹿台春"则用商纣王奢华鹿台的典故,暗含对现实贫富差距的感慨。孩子在梦中见到富贵景象,更反衬出现实的清寒。

全诗语言朴实,通过对比手法(自然美景与生活困顿、自身清贫与孩子梦想)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生活困境和精神世界,既有对清高品格的坚守,也饱含身为人父的柔情与无奈。

杨弘道

淄川人,字叔能,号素庵。气高古,不事举业,磊落有大志。文章极自得之趣。有《小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