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庵

古人即耒耜,自有中田庐。
看君种田庵,名异实则如。
涤场归去来,宫功不容纾。

现代解析

这首《种田庵》用简单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古代农民自给自足的生活场景,传递出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前两句"古人即耒耜,自有中田庐"是说:古代农民拿着农具(耒耜)在田间劳作,就在田地中间搭建茅屋居住。这里展现的是古人贴近土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中间两句"看君种田庵,名异实则如"可以理解为:虽然现在这个茅屋叫"种田庵"这个文雅的名字,但实际上和古人那种简单的田舍没什么不同。这里透露出作者对朴素生活的认同。

最后两句"涤场归去来,宫功不容纾"意思是:农忙结束后收拾打谷场,该回家休息了,但官府的劳役却让人不得放松。这里通过对比,既表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也暗含对官府压榨的不满。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最接地气的种田场景,展现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质朴美 2. 通过古今对比,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 3. 在平淡的叙述中,暗含对现实社会不公的批评 4. 语言就像老农聊天一样直白,却蕴含着深刻的生活智慧

这种把深刻思想藏在日常琐事中的写法,正是中国传统诗歌"平淡中见真味"的典型表现。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