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借历史人物孔融的遭遇,讽刺了政治险恶中强出头招祸的愚蠢,倡导明哲保身的处世智慧。
前两句用"拨虎须"这个危险动作比喻在权贵(如曹操)面前逞能,指出与其冒险博取虚名,不如收敛锋芒保全自身。后两句对比鲜明:孔融虽以"座上客常满"的虚名自得,最终却在许昌(曹操地盘)落得全族被杀的结局,"哭习脂"暗指其子女遇害时仍淡定玩闹的悲凉典故。
全诗通过"虎须"与"袖手"、"虚云客满"与"哭声"的强烈对比,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在黑暗政治环境中,清高姿态往往招致灾祸,真正的智者懂得审时度势。这种对历史教训的提炼,对现代人处理复杂人际关系仍有启示意义。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