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诗 其一

兀坐空堂中,万籁俱寂寞。
嗒然丧我形,天地同廖廓。
微飙鸣窗罅,入耳神已觉。
东西揣方隅,高下胡起落。
此心遂不静,纷然万念作。
欻起立窗前,飘风卷积箨。
触目感时序,忽忽转不乐。
可知物交物,牵引如绎络。
苟无大常存,动静都无著。
咄哉隐几翁,槁灰焉可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孤独冥想时的感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1. 兀坐空堂中,万籁俱寂寞:诗人独自坐在宽敞的房间里,周围一片寂静,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沉默之中。

2. 嗒然丧我形,天地同廖廓:诗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仿佛自己的存在感消失了,天地间只剩下一片空旷。

3. 微飙鸣窗罅,入耳神已觉:微风从窗户缝隙中吹进,虽然声音很小,但已经触动了诗人的心灵。

4. 东西揣方隅,高下胡起落:诗人在观察微风的流动,感受到方向的变化,高低的起伏,这引发了他的思考。

5. 此心遂不静,纷然万念作:诗人心中的平静被打破了,思绪开始纷乱,各种想法接踵而至。

6. 欻起立窗前,飘风卷积箨:突然间,诗人起身走到窗前,看到风吹动竹叶,这些自然景象触发了诗人的思绪。

7. 触目感时序,忽忽转不乐:诗人通过眼前的景象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心中涌起了莫名的忧愁与不安。

8. 可知物交物,牵引如绎络:诗人认识到万物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就像一根根交织的线,紧密相连。

9. 苟无大常存,动静都无著:诗人认为如果缺乏恒常不变的东西,一切都会变得无意义。

10. 咄哉隐几翁,槁灰焉可托:诗人用“隐几翁”自比,感叹自己如同枯木般的存在,无法寄托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微的自然观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郁与对人生深刻的思考。自然界的微小变化被诗人赋予了深意,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变化的无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