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菜翁

卖菜老翁头载笠,五更沐雨傍街立。
长年蔬圃苦经营,靠此得钱资口给。
两个皇军走近前,说道营厨待菜急。
一担菜重百馀斤,换得奎宁丸两粒。
可怜丸药不充饥,徒手回家成独泣。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白描手法讲述了一个卖菜老人的悲惨遭遇,深刻揭露了战争年代底层百姓的苦难。

开头四句像电影镜头:天还没亮,老雨中,戴斗笠的老头儿已经挑着菜担站在街头。这些菜是他一年到头起早贪黑种出来的,全家人就指着卖菜钱活命。这里能感受到老人生活的艰辛,也暗示着乱世中普通人的坚韧。

中间四句情节急转直下:两个日本兵来买菜,说是军营急用。看似平常的交易,却藏着巨大的不公——老人一百多斤的蔬菜,只换到两粒奎宁丸(当时治疗疟疾的药)。这里"奎宁丸"的设定特别讽刺,药丸不能当饭吃,对饿肚子的人毫无用处。

最后两句最扎心:老人攥着两粒没用的药丸,空着手回家,只能独自哭泣。这个画面让全诗的悲剧感达到顶点——他失去的不仅是今天的口粮,更是活下去的希望。

全诗没有直接说"日军残暴",但通过这个强买强卖的具体事件,让读者自然体会到侵略者的蛮横。更厉害的是,诗人用老人"独泣"的细节,写出了乱世中个体命运的渺小无助,这种无声的控诉比直接骂更有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