臞庵 其一

竹里蓬茅掩棘扉,主人诗瘦带宽围。
种成苜蓿先生饭,制就芙蓉隐者衣。
柳絮春江鱼婢至,荻花秋渚雁奴归。
小溪短艇能容我,先向溪隈筑钓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自然中的简朴生活,充满了宁静淡泊的田园趣味。

前两句写隐士的住所:竹林里用茅草和荆棘围成简陋的篱笆门,主人因为长期写诗清瘦得连衣带都显得宽松了。这里用"诗瘦"这个有趣的表达,既说人瘦,也暗示他沉迷写诗。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日常生活:吃的是最普通的苜蓿饭,穿的是粗布衣裳(芙蓉可能指麻布);春天看柳絮飘飞、鱼儿游动,秋天看芦苇丛中大雁归来。这些意象都透着自然野趣,鱼和雁的描写尤其生动,用"鱼婢"、"雁奴"这样拟人化的称呼,显得亲切可爱。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小溪里的小船足够我使用,我要先在溪水转弯处建个钓鱼台。这表现出主人公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一个"能容我"道出了隐士安于平淡、不求奢华的心态。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茅屋、苜蓿、柳絮、荻花等朴素意象,勾勒出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最打动人的是字里行间那种对自然的亲近,以及甘于清贫却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诗人不用任何华丽词藻,就用这些日常景物,传递出淡泊名利的超然心境。

释道举

释道举,字季若,江西书院僧。高宗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客居丹阳何氏庵,有诗名。事见《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引《甘露举书记文集》。今录诗四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