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哀悼一位名叫沈宜的父亲(官职为主管)的挽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1. 人生境界的赞美
前四句写逝者生前的超脱——他像蝉蜕壳一样早早摆脱官场束缚("蝉蜕轩裳早"),像冰雪消融般透彻领悟人生道理("冰融义理深")。他看淡世俗牵绊,但世人却难以理解他高尚的精神追求。
2. 生死哲思
"宇宙终埋玉"用美玉终将埋于土中的比喻,表达再优秀的人也逃不过死亡的自然规律。但"哀荣有赐金"又说明他获得了朝廷追封的荣耀,体现生死之间的微妙平衡。
3. 情感共鸣
最后两句画面感极强:诗人遥想坟墓所在的郊野,寒林笼罩在朦胧烟雨中。这个凄清意象既写实景,又暗喻哀思如烟雨般弥漫不尽,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悼念之情。
全诗通过"蝉蜕""冰融""埋玉"等清新比喻化解沉重主题,将对逝者的敬佩与怀念融入自然景象,展现出中国古诗"哀而不伤"的独特美感。普通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对生命深度的追求比世俗成就更珍贵,而自然的永恒能抚慰人间别离之痛。
彭龟年
(1142—1206)临江军清江人,字子寿,号止堂。尝从朱熹、张栻游。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授宜春尉。累除秘书郎兼嘉王府直讲。宁宗时拜吏部侍郎兼侍读,议论忠直,操行坚正。指斥韩侂胄,庆元二年被追官、勒停。嘉泰三年起知赣州,以疾辞,除集英殿修撰、提举冲佑观。开熙二年,守宝谟阁待制致仕。卒谥忠肃。有《止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