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成鍊师四首 其二

黄昏骑得下天龙,巡遍茅山数十峰。
采芝却到蓬莱上,花里犹残碧玉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美妙的画面,让我们一起看看诗中的故事:

在一个傍晚时分,诗人与一位名叫成鍊师的朋友骑着天龙,开始了他们的探险之旅。天龙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兽,这里象征着成鍊师和诗人拥有超凡脱俗的能力。他们途中探访了茅山的众多山峰,这些山峰代表了道家修炼之地,充满了神秘色彩。

当他们完成了山峰的探访,他们来到了传说中的蓬莱仙山。蓬莱是古代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象征着仙境和永生。这里他们采集了珍贵的仙草——芝草,象征了对长寿和不朽的追求。

正当他们沉浸在采集芝草的喜悦中时,他们发现周围的花朵依然散发着清新的香气,甚至还有碧玉般的钟声从花丛中传来。这里的“花里犹残碧玉钟”象征了他们虽然身处世间,但内心依然有着超凡脱俗、纯净如初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诗意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在现实生活中保持高洁品格的愿望。

刘言史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