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溪边的柳树,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对比,传递出耐人寻味的意境。
前两句像一组电影镜头:白云下的溪水边,柳树蓬勃生长("种还生"),柔长的枝条随风轻拂水面。这里用"风摆长条"四个字就让柳枝的轻盈灵动跃然纸上,让人仿佛看见波光粼粼中柳枝划出的涟漪。
后两句突然转折:诗人猜测这棵柳树可能厌倦了金谷园(西晋富豪石崇的奢华别墅)的繁华,所以选择在溪边终日看似深情地摇曳,实则保持疏离("无情")。这里用拟人手法制造出戏剧性反差——柳枝的温柔摆动被解读为"看似多情实则淡漠",就像看透世事后选择独善其身的隐士。
全诗妙在将自然景物人格化,通过柳树与金谷园的对比,暗含对世俗繁华的疏离态度。柳树成为诗人理想的化身:不慕荣利,在简单自然中找到自在。结尾"无情"二字尤其精妙,表面说柳树淡漠,实则赞美其超脱,比直白的赞美更耐人寻味。
种放
( 956—1015)洛阳人,字明逸,号云溪醉侯,又号退士。不事举业,隐居终南山豹林谷,以讲习为业,凡三十年,其间数召皆辞。真宗咸平中,以荐召对,授左司谏,直昭文馆,后往来于山林与朝廷之间,每至京师,生徒多就而受业。累拜给事中,仕终工部侍郎。性不喜浮图氏,尝裂佛经以制帷帐。终身不娶,晚节颇饰舆服,广置良田,门人族属多有仗势不法。曾上《时议》十三篇,有《太一词录》、《退士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