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翁石龟

惯呼风月入毫端,人作神仙以上看。
天赋此清梅亦逊,地因所寓稿随坤。
符分半刺于今易,诗得全名自古难。
洗去淫哇追大雅,能于文海障狂澜。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内涵的诗词。让我们逐句分析:

第一句:“惯呼风月入毫端”,诗人似乎在说自己习惯于将风月(自然景色和情感)融入文字之中,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感受。这是一种艺术化的表达,暗示诗人有着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

第二句:“人作神仙以上看”,诗人可能是在描述自己的心境或者追求,希望自己的精神境界能够超越世俗,如同神仙一般超凡脱俗。

第三句:“天赋此清梅亦逊”,这里的“清梅”可能指一种高洁的品质或者景物,诗人认为自己拥有的这种天赋并不能超越某种高洁之物,体现出一种谦虚的态度。也可能是说,即便是天赋如清梅一般美好,也仍然有所不足,暗示自我完善的精神。

第四句:“地因所寓稿随坤”,这句话比较晦涩难懂。从字面上来看,“所寓”可能指诗人的住所或作品中所描述的地方,“稿随坤”则可能意味着作品随着大地的变化而变化,或者作品与大地有着某种紧密的联系。可以理解为诗人的作品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或者诗人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自然和生活。

第五句:“符分半刺于今易”,这句话更加晦涩难懂。从字面上来看,“符分半刺”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符号或者文字表达,“于今易”则可能意味着在当代社会易于接受或者普及。可能是诗人在描述自己的创作风格易于被人接受和认可。

第六句:“诗得全名自古难”,诗人表达了在古代诗歌创作中,想要得到全面的赞誉是非常困难的,这是一种谦虚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敬畏和尊重。

第七句:“洗去淫哇追大雅”,这里的“淫哇”指的是低俗、浅薄的言辞或情感,“大雅”则指的是高雅的艺术和文化。诗人表达了自己追求高雅艺术,摒弃低俗表达的决心和追求。

第八句:“能于文海障狂澜”,这句话表达的是诗人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信和对文学的责任感。诗人认为自己有能力在文学海洋中阻挡狂澜(即混乱、不良的现象),为文学带来正向的力量和影响。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诗人的才华、追求和对文学的热爱与责任感。诗人通过对自然、生活、创作等方面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虽然有些词句比较晦涩难懂,但整体上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这首诗词的精髓和魅力。

潘玙

潘玙(一作屿),四明(今浙江宁波)人(《诗家鼎脔》卷上)。与柴望、贾似道等有交。有《鄮屋拙藁》(《诗渊》),已佚。潘玙诗,据《诗家鼎脔》、《诗渊》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