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胡少瀹题梁王山蟠松诗

长松上捎日月宫,昂霄耸壑材甚雄。
不肯甘心卧云巘,有时见梦十八公。
汗颜血指,那知大匠自有体。
斩伐丁丁,朝夕聒人幽耳聋。
岂如吾乡华顶一峰八万四千丈,下蟠夭夭矫矫奇奇怪怪之苍松。
樛枝半压鲁隐九年之大雪,雅韵曾和虞氏五弦之薰风。
八千灵椿三千桃实几番见,何况篱下黄菊江头亦叶枫。
萧梁劫火烧不死,坐阅五季鹿走天下人亡弓。
世人欲识吾家所扰真龙种,请看春雷发蛰雾滃{上雨下橘去木}云从。
礧砢蹙缩轮囷拥腫可挫不可辱,坚刚正独盘薄偃蹇受命不受封。
无用之用不器之器振古成自晚,天台道人何苦汲汲图象寄涪翁。
搜肠镂肾状出怪松赞,反言挺而茂者肥瘠贵得中,
吁嗟九原相如不可作,飘飘词赋谁摩穹。
阆风逸民自愧才力薄,北斗以南惟有四朝之老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松树的诗,作者通过对比手法,抒发了对松树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美景的眷恋。

首先,作者用“长松上捎日月宫,昂霄耸壑材甚雄”来形容松树高大雄伟,就像支撑着天空的支柱。松树不满足于仅仅在云巘上生长,有时还会出现在人们的梦境中,象征着它的神秘和神奇。

接着,作者提到松树虽历经磨难,但“汗颜血指,那知大匠自有体”,即使受到伤害,松树依然顽强生存。松树的生命力让作者感叹,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大匠,即使受到挫折,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诗中,作者以“华顶一峰八万四千丈”来形容故乡的美景,松树在峰顶盘旋,枝繁叶茂,展现了故乡的自然风光。他还提到了“樛枝半压鲁隐九年之大雪”和“雅韵曾和虞氏五弦之薰风”,形容松树在恶劣环境中依然生长,具有高洁的品质。

作者接着以“八千灵椿三千桃实几番见”来形容松树的寿命,即使经历了无数风雨,松树依然屹立不倒。他还提到了“萧梁劫火烧不死,坐阅五季鹿走天下人亡弓”,赞美松树的坚韧不拔。

在诗的结尾,作者呼吁人们学习松树的精神,追求“无用之用不器之器”,不要过于追求名利,要像松树一样,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受外界诱惑。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松树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美景和松树精神的热爱,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刘倓

刘倓,字允叔,又字次皋(《天台续集别编》卷五),号阆风居士,宁海(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官黄陂县主簿。事见《嘉定赤城志》卷三四。今录诗十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