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行

一水来不极,两山青欲连。
夜雨瀑初涨,晓云路难缘。
此宁有人迹,四顾风竹喧。
渡桥复何归,倚崖桃初然。

现代解析

这首《晓行》描绘了一幅清晨出行的山水画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是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清晨的宁静与美丽。

首句“一水来不极”,意思是说,一条清澈的小河悠长而绵延,仿佛没有尽头。这里的“一水”指的是眼前的那条小河,它如同一条丝带,蜿蜒在山间,延伸到远方。这里仿佛在向我们诉说,大自然的广阔与无限。

“两山青欲连”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景色,两座青翠的山峰仿佛要连在一起。这里突出了山的连绵和青翠,让画面显得更加生动和富有层次。

“夜雨瀑初涨”,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提到昨晚的雨水使得瀑布初涨,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夜雨和瀑布的结合,就像是大自然的交响乐,既有宁静也有激越。

“晓云路难缘”,清晨的云雾缭绕,使得路变得难以辨认。这里的“晓云”指的是清晨的薄雾,它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层朦胧的美感,同时也给行者带来了一丝神秘感。

“此宁有人迹,四顾风竹喧”则写出了四周的寂静。尽管前方可能有路,但四周却听不到有人行走的声音,只有风吹过竹林的喧嚣。这里通过反衬,突出了环境的宁静,表现了自然界的纯净与宁静。

最后两句“渡桥复何归,倚崖桃初然”,写的是诗人站在桥上,望着远处的山崖,桃树刚刚绽放。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沉思和遐想。渡桥复何归,意思是说,过了这座桥之后,我将去哪里,是否还能回到这里?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倚崖桃初然,则是写诗人倚靠在山崖旁,欣赏着刚刚绽放的桃花,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晨出行的山水画卷,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场景,感受到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的情感。

黄文雷

黄文雷,字希声,号看云,南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辟为酒官。舟归次严陵滩,溺死。有《看云小集》。事见明正德《建昌府志》卷一五。黄文雷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及《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